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LIFE。當"你以為".....才會悲傷。


因為你以為會有一段好感情,這樣做就會有一起的好未來,但是當他沒有實現時,你就會失望。
因為你以為大家需要這個,結果其實需求沒有那麼大,你就會失望。
因為你以為會成功,結果失敗了,你才會難過。


那要怎麼做才不會心情大起大落?

賣大哥說:要順應自然

T:什麼是自然?

賣:自然不是等待,不是如此消極的作法。

賣:除了順應自然,你也要學會跟了解自然

你看樹,他長大時,有在以為他會長成什麼樣子嗎?他有在追求水、陽光、空氣嗎?他需要這些,但他不用想著他要這些,也不用想著如何讓水、陽光、空氣更乾淨,因為就算不乾淨,他也是順應自然長成另一副模樣。

你要學會自然是怎麼發生的,瞭解什麼叫做自然,才有可能順應自然。


因此如果我自己輸掉了我現在的一切,我已經不會難過了,因為如果以目前的程度還失敗,就代表我還不夠瞭解自然,我也還沒學會自然,所以還沒成功是理所當然(make sense),那就再去學吧,再去感受自然吧。


學著如何與自然相處。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LIFE。我從軟體工程的框架,學到如何看世界!




最近滿喜歡用這個基本框架來分層事情。
我們從小都是用工具來學習,學一個程式語言,學數學,學電路,學英文,學......了要拿來做什麼?

目的 | 得分
--------------------
應用/服務/作法 | 交作業/解出考題
--------------------
工具 | RoR/Haskell/Objective C/電路學
--------------------


但是這個得分的目的把我們畫地自限了,他隔絕開了我們現實生活發生的問題與我們所學的專業。多少電機人被說過你會不會裝電表?你會不會修冷氣?我們都會說:"這是電工作的事啦~",好一點態度的會說"我們要尊重專業啦,沒操作經驗的話作了還被電死,真是羞恥"。曾幾何時,我們學的專業讓我們的解決問題能力被侷限在我們的工作上了?


上面這篇歡迎大家認真看完,再跟我說你的感受,但現在的教育全部都是17世紀工業時代之後才建立的,這務必要聽到,因為這就是上面的問題的起因。目前我的團隊們在做的事只有一件:創造價值。怎麼創造價值?解決問題就是價值,什麼情況下會有問題?在你有需求的時候。所以從任何事情的需求上去解決問題,就會是種價值。台積電解決了客戶需要晶圓的需求,這家"公司"有價值,但是具體而言,能夠幫他更進一步提升這個價值的人有多少?你在那之中嗎?如果沒有,請不要困惑為什麼他不給你更多,因為在高級的知識分子,不能創造價值就也只是個勞工。

以後請這樣思考,如果已經這樣思考,那恭喜你;如果還沒,請繼續思考:

目的 | 創造價值 | 解決問題
-----------------------------------
作法 | 解決問題 | 建立網站
-----------------------------------
工具 | 我們的專業 | RoR/Haskell/No-SQL
-----------------------------------


而以上這些都在闡述一個方法論(Methodology);就是如何用一個框架來解析人生、思考問題。一個重點來了,工業時代的教育讓我門只會用工具,最後為了解題而學會應用,但是為什麼要會應用?你會發現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因為會有好工作,因為可以得第一名。

How Pathetic is It?

舉玩遊戲的例子,我們應該是因為很想玩某款遊戲,偏偏它是日文,雖然只聽YAMEDE~YADA~KIMOJI.....(一下打太爽)也是不錯,但是還是想懂女主角在跟我談情說愛時,是說了什麼?所以就變成下圖:

目的 | 爽(大誤)/ 玩到日文遊戲
-----------------------------------
作法 | 可安裝日文軟體 / 聽得懂女主角的溫言軟語
-----------------------------------
工具 | Applocat / 日文補習 / 交個日本女友(無誤)
-----------------------------------

看完請回神。重點在人本來就應該是目的導向的。目的不明確什麼都做不成,但難道我們作的成的事,都是別人給我們的目的而已嗎?都是爸媽的期待?社會的期待?我有興趣解決,或我想解決的問題有哪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有哪些?都備工作犧牲掉了嗎?這些錢,真的就夠買下我的人生跟健康了嗎?


我想答案自在你心中,希望從這篇文章之後,大家能開始了自己的"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