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般討論到一家餐廳時,可能針對的點來說,可分為上圖中主觀與客觀的部份,很多部份如果跟老闆有關係後的確有可能變質(例如說老闆的故事),而且在美食版常見的狀況就是有人推老闆請吃小東西之類的,都會讓整家店的焦點被轉移...因此,在此推出接下來我要評斷一家店時所用的評分項目!之前那些偏向不客觀的文章,我想留下來作為對照組,以後也好有個警惕~希望這樣有回答到你的問題,無名氏桑?至於旅人的部份嘛...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好,但我是吃美食的人,老闆的私事並不構成讓我捨棄的念頭,而故事都是老闆說得,難免主觀了點,但就這次的回應就可看出,的確是有爭議的,那各方說法同時出現的時候就也比較容易括出個輪廓。故事本來就是口耳相傳的,我倒是滿高興看到有人出來為他們說話,而那關於教授叫警察也頗耐人尋味,或許下次吃旅人就再問問老闆真相~還是有人能幫忙問看看老闆阿?(『問卦』有沒有敬一小夜市被抄的八卦?)
另外最近有人貼上了一些其他的網誌讓我做參考,提到其他人吃同一家店的感受有差,而若是真有好吃的我確定義”不可食”,可能公平性就值得考量,但其實我定一次之後,是針對特定的食物而論,未來我還有機會吃到,或是網友給予推薦(就像老鄧那篇),就會激起我想再去吃吃看台南店的欲望,那在翻盤之後他就有可能得到普通,或是好食的機會。我的文章是以店家為導向,每家店的故事都會持續的更新,所以那翻盤的機會還是會直接出現在標籤的差異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