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通識領袖論壇(八)歷史對發展大學的重要性 - 馮達旋 副校長

  以利主任的說法,通識領袖論壇的目的,在於任何面向上的學習,就算教者的知識並非我們可以深入了解的,也可以去感受能者的思維邏輯,但近日的論壇中,似乎這些講者都打算在最後十分鐘才進入那他們的思維區,幾乎所有的演講,只要是有主題的,都是如此的流程,精華的時間總是特別趕,而每個講者又都有想要分享與討論的部分。而經歷過這些一般演講產生的弊病後,我似乎漸漸了解成大思沙龍的用心,會浪費講者力氣的部分,用固定時間的影片來教育,控制時間後,分享能者的思想,並保留最寶貴的討論時間至兩小時之多。現下想想,相當合理、有效!

  看的出來這次副校長相當的想與我們進行直接的溝通,也因此在聽到他在演講開頭十分鐘後,提出大家先思考並準備討論的要求時,我精神為之一振,而開頭以發現奇妙的巧合為起頭,用歷史去找理由,得到一個從歷史學習的機會,也是個既新鮮又有趣的過程。但此過程重複三次後,就很難再有精神維持在演講上,我就也漸漸的在課堂上昏迷。但如同上次經濟所長來演講的那次一般,又在那最後半小時,提出了兩個有趣的問題來討論!

  • 台灣的成大

  第一個是他以身為華僑的身分,對於台灣大學彼此間的競爭,感到不可思議。我們真正該爭的不會是台灣第一,而是一個大學應該有的影響力,要如何做到校內"存在著能影響全世界的人物或事件?"才是真正該思考的問題,台灣人被自小而大的教育作繭自縛,都在蝸牛角上爭,但在國內爭是毫無意義的。之後他提到全球大學排行榜中,與我們文化相似,排名間隔相似的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作例子,來比喻我們如京都大學,而台大如東京大學。同樣在填鴨式教育下生存,為何京都大學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這兩個大學在日本是完全遙遙領先其他大學的,但此二大學彼此卻能一起登上排行榜前端,勢必有他的原因。他們兩個大學能領先日本群雄,有相互合作或激勵嗎?或許可由此討論台大跟成大本身的關係,但這不是副校長要講的內容。

  日本大學會把研究生當職業看待,跟到教授不能再跟為止,雖是個弊病,卻也是能讓他們有成就的方式。幸好副校長對於這點並不認同。在我提到這點以後,馮副校長也更加說明,他們值得成大學習的地方是在於他們的行政力量,我們必須了解,為何他們與城市之間的連結能如此的緊密?而這與研究力量並非直接相關。我對這點到還有疑問,或許是因為我並不知道大學跟城市之間能有什麼火花吧!

  • 亞洲的台灣

  對於亞洲的台灣,沒想到副校長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一直以來對於瑞士有種嚮往,並期待台灣能達到這個狀態,而今日馮副校長又更言明了"如何能變成瑞士",乃在於"開放"阿!我們的人民對於中日韓美印,均無過大的偏見,種族融合的我們也總是能滿足異族的胃,剩下就只有敏感的政治立場,以及封閉的經濟環境。回家後也有朋友跟我提到這部分的問題,他的想法是,這不會是你想當什麼角色就給你當的,大國也不會聽你的。我卻立即的反駁,這世上能當瑞士的地方有幾個?我們絕對是榜上前三!而且就如網路釣魚一般,我們並不需要去跟他們"要求",只需要"開放",便是最大的利誘了!亞盟何時能創?我相當的期待!

  課後與副校長的對話中也提及了上次與湯教務長的討論,很意外的發現,他相當了解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課的確修的太多了,以至於沒有時間做創意發想與深入研究,他以自己熱愛的馬克斯威爾公式為例,我們不只是要會用他,還要從他的歷史中,了解為何他們可以創造出如此美妙的方程式!以自身為例,我則是在看了法拉第的傳記後,才真正瞭解一個科學家的精神。思考及閱讀是需要額外而空閒的時間來達成的。而花這種時間,絕不是讓學生浪費時間,而是增加教學品質與大學生本身的素質!看到賴校長跟馮副校長都以當初羅馬的全人教育為目標來辦新的成大,讓我們期待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