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from Sana)
"原來,想要幫助一個人的時候,若是在對方沒有需求時,幫助也會變成一種強迫。"
早在自己面對爸媽時,就曾有被強迫的感受,因為知道他們是疼我,不喜歡也會接受;但對某些人來說,正在集中精神的時期不想被打擾,戴上了馬兒用的遮眼罩看起來很蠢,其實也認真的迷人。
覺得自己有好的想法好的東西就不顧一切的給,儘管是好意,但也默默的了解了自己為什麼有時會得到負面評語。或許有些解讀是說,當我在說"比較好"的想法時,其實就在說別人"比較差",而想要幫助人也只是一種展現優越感的行為。那到底我們以前為甚麼會被教導要無條件給予?卡內基也說能要求的只有自己,在幫助別人與接受幫助時,兩人不都是受益者嗎?為何一定要解讀成有什麼目的?如果接受別人的幫助,而他要得只是他幫助人的自我感覺良好,這不是很好的交易嗎?
那,當我想要給別人好印象而大量釋出善意,甚至儘量做球讓彼此更貼近時,又有多少人會覺得我裝熟個屁,默默的在心中做噁?我媽又說,你不要太自作多情了,說不定有些人感到很困擾。
想到,就覺得好難過...難怪有時世界那麼沉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