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一直是跟每個人如此切身相關的課題,也因為太貼近了,那些字眼總是會讓人感到無趣,因為每天都會遇到,企業、全球化、經濟貿易組織等均為我們所熟悉的名詞,但即便如此,這些名詞卻不常在一般人的腦裡具有實際意義。
此現象可以另一個常態現象來說明,試問週遭的朋友之中,有多少人是奉行個人經濟的最基本-記帳呢?我想光是沒有記帳而仗峙著父母給予溫飽的人,就已經是大半了,然而平常有在注意財經新聞的人呢?更少。尤其對於學生族群來說,目前不用負擔任何的經濟壓力,反而更加注意於自己的課業壓力,其餘時間總是拿來玩樂,只要不要太過火,也不要買名牌,基本上父母給的生活費都是相當足夠的,所以要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來吸收這方面的知識是不太可能的。
不能否認的是,我在這堂演講中也只有部分時間是清醒的,但獲得許多關鍵字的我,還是從中提出了一個具有論點的問題。那就是,國家之中積極的打破疆域的限制,真的對全球經濟是正向的發展嗎?
至今仍歷歷在目的總統大選中,候選人們的經濟政策也略有耳聞,但新任總統的部分則主攻實質的三通,為國內航線尋找出路,也為台商提供更具品質的平台,雖然很明顯的,對於其低價勞工的誘惑,我國農產與傳統產業勢必受到無情的摧殘,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我國的觀光產業、科技產業以及精緻化的農產業,都能理所當然的搶進中國這塊大餅,以我們獨有的中國精緻文化,以及他國望塵莫及的製造技術,都可以在大陸生根,而未來勢必要朝向研發的方向發展,此舉也可以促使大廠們往冒險的路前進。
但如此的作為是否真的對全球的經濟發展好呢?現在這樣看來是台灣約三分之二的產業人士贊成並大力讚賞,因為跟他們的利益切身相關,但主要是因為他們身為台灣的主力產業,才能夠有足夠的立場作有力的發聲,反觀農民跟傳統產業,若不積極求轉型,便會被政府視為夕陽工業,無法上書求情,言下之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重點,任何政策下達時,往往都會有一方受利,一方受害,依據所長的解釋,一個政策成功的定義為,受利方的人數較為多時,即為有效政策,因此這樣的政策並不會被任何人質疑,最後農民只能無言的被犧牲,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為什麼一定得要搶進其他的市場呢?
有一本書叫做"小,是我故意的",內容之中提到有些企業並不需要持續的擴大,反而是滿足於自己目前創造的經營模式,並且保持最有效率的取得資源的方式,並且持續精進自己的服務。通常這樣的企業也會特別照顧區域性的勞工,因為他們在固定區域裡有絕對性的優勢,這部分在日本的紙業公司裡相當的明顯,他們絕不接受國內大廠彼此之間的合併,儘管合併的主動方挾以聯合國內對抗國外的大義,最後也是無法征服較小公司的反抗。只要滿足,有責任感,經營順利,何必要大?
若回到特定產業的全球化,未來若是經濟聯盟的建立順利,或許有一天,某些國家會有大半都是農地,某些國家會充斥著工廠,於此之時,國家的特色是突顯了,但在於文化上反而更會創造隔閡,最後整個經濟體制會偏向共產味道,也就是資源是被整個大經濟聯盟控管,此時,還有文化可言嗎?又區域性的過於發達,除非有人天生就自認為是農民的料,否則不會主動的移動至全球主要農產區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家世,與祖先遺產的利用才當成農民的,他們將會被剝奪存在於他們所生長的地方,因為在此國家之中的地域,可能已經被定義為高科技廠房的所在地了,他們會被視為浪費土地的人,也會被週遭的鄰居污染到不能栽種,可能我們就因此扼殺了下一個農產品的發明人。而且產業的競爭力將會不斷的下降,不是每個公司都是Intel,會在擊敗別人之前先擊敗自己,多數企業穩坐龍頭後便不會再創新,雖然在達到這步之前,人類文明勢必先經歷一番跳躍性的升級,但最後絕對會趨於平緩。
這樣,對經濟真的是好的嗎?但若是使大家都安於在自己本國中發展多元化的產業,在飽和之後,能照顧所有人民時,是否又像共產了呢?或許更好的方法是像抑制微軟的反托剌斯聯盟一樣,在一個資本主義為底的社會最高層,加入一層相對比例較薄的共產主義,去控管一個能滿足一個貪婪的社會,卻在能忍受的範圍內,不讓他們累積過多浮誇的資本,而能使那些多餘的資本回流至社會或政府的建設。問題是,要怎麼控管才妥當,又有誰夠資格去控管?